全球首屈一指的金属加工行业盛会——汉诺威欧洲机床展览会(EMO)时隔4年,将于9月18日至23日在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举行。据主办方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(VDW)有关负责人介绍,本届展会以“互联系统促进智能生产”为主题,将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生产技术制造商到此展示现有解决方案,利用生产操作数字化和网络化,实现客户利益最大化,旨在运用这类新型解决方案,提高机床供应商的竞争力。
截至1月底,报名参展的企业已达1850多家,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,净展出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。约有450家展商来自亚洲,其中近110家来自中国,展览类别主要包括工具、配件、计量设备、加工中心和车床等。据悉,这一数字远远高于上届展会。
对金属加工行业的国际专家而言,EMO是一场不容错过的盛宴。从观众数量来看,2013汉诺威欧洲机床展吸引了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.3万专业观众,海外观众的比例超过42%。拥有如此高比例的海外观众人数,全球生产技术展无出其右。
从传统性能到新功能展示
汉诺威欧洲机床展将世界生产技术最为关注的话题——数字化与网络化定为重要的探讨主题。从本质上来说,机床和制造体系传统要求仍是重中之重。质量、生产率和经济高效制造的实现,须以机械强度、可靠组件、可靠的机械控制系统,以及智能加工设计和控制为基础。汉诺威欧洲机床展将全面展示用于上述领域的各类机械。其中更是不乏价格实惠的标准机械,还将补充提供具有充足修改方案的简单机械。结构坚固、维护方便的标准组件,因操作简易优势显著,在价格敏感市场供不应求。针对从事钢结构、简单机械制造或多用途机械生产的公司,可通过升级三轴机械(如有需要,可增加第四轴),创建全新场景。相比之下,零部件和夹具标准概念则能在购买新机械时,最大限度降低相关辅助生产成本。
展品另一个主要类别则囊括了机床和压模构造机械。为制造复杂的自由表面提供特定支持,无需操作员参与,便可在很大程度上处理冗长的零件运行时间。就昂贵的维修工具而言,可将其与增材制造技术的其他工艺相整合。利用激光或超声系统,进行表面结构化处理,使专业触觉表面符合消费者的全新需求。
满足大规模系列生产和运行超高质量要求的多用途专业设备,则被纳入展会另一个展示类别。该类设备与大量自动化解决方案相结合,从简单的托盘转换到全自动存储和搬运系统,利用完整加工和技术整合,最大限度提供再现性和可用性,确保有效控制成本。
本届展会将充分发挥当下热议话题——大数据的作用。就生产环境中的特殊应用,需激活“数据坟墓”,从机械状态中获取大量测量数据和传感器数据。对大量数据进行具体分析,可确保及早发现将要发生的主轴或进给轴等故障,更加精确地预测维护时间。预见性维护采用的新方法,以可教授的算法为基础,远远超出机械监控的传统条件。持续集中监控制造系统的所有机械状态,根据真实数据,采取必要措施。
本届展会还将推出针对性的能维护或服务工作的全新方案,提高现实取代传统的维护手段。凭借该技术手段,软件系统探测到机械断面后,技术人员能够快速定位。随后,利用机械控制系统线上沟通方式,轻松判定故障。还可提供分步指导,并按照客户需求开展产品培训课程。即使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,工作人员也能就此采取初步措施,补救故障。
潜能网络中的智能生产
汉诺威欧洲机床展主办方坚信,EMO是促进备受热议的工业4.0或物联网发展的重要动力。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的Sch?fer博士表示:“就机床行业而言,我们早已实现数字化。比如数字图像模拟技术已实施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。”目前,工业4.0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构建生产经营网络,切实完善附加值链。
企业在网络化制造生产线上利用优化序列,或可实现灵活生产。因此,即使收到小规模紧急订单,也能妥当处理。可进行实时沟通和控制的整条生产线,在完全网络化后,将在开展横向沟通(从收到订单到货物派送全过程)时,实现公司附加值最大化。此外,就附加值链而言,不仅须构建供应商网络,还须建立物流合作伙伴和相应客户网络,从而实现生产率、灵活性和效率最大化。
为中小企业搭建有效展示平台
大量具体的创新活动,为机械用户创造了附加值,增强了机械制造商的竞争力。但是,中小型机械制造商在建设完全自动化、网络化的智能工厂时,由于需要投入大笔资金,面临重重困难。因此,中小型机械制造商应适当地放缓迈向工业4.0的进程。
据介绍,2017汉诺威欧洲机床展将为广大客商提供大量具体的优惠条件、可以满足所有需求的新解决方案,以及在各类前提条件下的实际应用。
据悉,中国展团规模将较上届扩大一倍,预计展示面积达到4500平方米。